2023-01-13 11:07:31
2010年06月26日 我们结婚了EP1 我们变成夫妇了(上)2010年07月03日 我们结婚了EP2 我们变成 ... [详细]
    鼋鼍怎么读?yuán tuó鼋鼍(鼋鼉)鼋鼍,是指巨鳖[1]和猪婆龙(扬子鳄). 《国语·晋语九》:“鼋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 清孙枝蔚《金山》诗之一:“僧老鼋鼉大,钟残鼓角哀.”... "鼋鼍"怎么读?读法 yuán tuó 鼋鼍为梁 【发 音】 yuán tuó wéi liáng 【释 义】 填河架桥 【出 处】 《书纪年》、《太平御览》卷三〇五。 【用 法】 桥梁的意象——鼋鼍为梁 【示 例】 1.比鼋鼍为梁而渡;2.以鼋鼍为梁也不足为凭,去寻求虚无缥缈的海上三山,也是徒劳无益。 【典 故】 成语,说的是周穆王出师东征,来到江西九江,因江河密布,行军受阻,于是下令大肆捕杀鼋、鼍(音驼,即鳄鱼),用以填河架桥,终于战胜了敌方。 ●鼋 又叫沙鳖、蓝团鱼、绿团鱼等,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加上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除浙江的瓯江还有少量残存外,其他地区已经十分罕见,估计野外总数已经不足200只. ●鼍 别名中华鼍、土龙、扬子鳄、中华鳄、猪婆龙。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 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 产于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鼋鼍怎么读鼋鼍:yuán tuó。 声母:y、t。 韵母:uan、uo。 释义:神话中的大鳖和猪婆龙。 引证:清·赵希璜《栖贤三峡桥》:鼋鼍鱼鳖蛟螭叫,或偃或仰或垂头。 翻译:大鳖、猪婆龙、鱼、鳖、蛟龙一起鸣叫,有的仰面倒下,有的低下了头。 相关成语 鼋鼍为梁 读音:yuán tuó wéi liáng。 释义:大鳖和猪婆龙做成桥梁。 出处:《竹书纪年》卷下:周穆王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 翻译:周穆王三十七年出师东征,来到江西九江,因江河密布,行军受阻,于是下令大肆捕杀鼋、鼍,用以填河架桥,终于战胜了敌方。 鼋鼍罨三个字念什么鼋字的读音为:yuán,鼍字的读音为: tuó,罨字的读音为:yǎn 鼋注音:ㄩㄢˊ 部首:黾 部外:0 总笔画:12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形声 五笔:FQKN 仓颉:MMUU 郑码:BDKZ 四角:10716 笔顺:一一ノフ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释义: 俗称癞头鼋。爬行动物。背甲近圆形,暗绿色,有小疣。生活在河中。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鼍注音:ㄊㄨㄛˊ 部首:黾 部外:8 总笔划:20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五笔:KKLN 仓颉:XRRWM 郑码:JJKZ 四角:66716 笔顺: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释义: 扬子鳄 ,钝吻鳄科的一种爬行动物,产于长江下游,是中国特产。 罨郑码:LKKZ 笔画数:13 部首:罒 部首笔画数:5 笔顺编号:2522113425115 释义: 1.捕鸟或捕鱼的网。 2.覆盖:冷~(一种医疗方法)。拿纱布~在伤口上。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蛟鼋 [jiāo yuán] 蛟龙与大鳖。泛指水族。 2.鼋臛 [yuán huò] 鼋羹。泛指美食。 3.天鼋 [tiān yuán] 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 4.玄鼋 [xuán yuán] 蜥蜴。 5.鼋漦 [yuán chí] 古代传说神龙的唾液化为玄鼋,玄鼋爬进周厉王后宫,童妾遭之而孕,后生褒姒。 6.鼋鱼 [yuán yú] 爬行动物,外形像龟,吻短,背甲暗绿色,近圆形,长有许多小疙瘩。生活在水中。也作元鱼。也叫癞头鼋。 7.老鼋 [lǎo yuán] 鼋的俗称。 8.鼋鼍 [yuán tuó] 大鳖和猪婆龙。 鼋鼍拼音读什么鼋鼍〔yuantuo〕都读2声 我搜编摆渡也没见一个对鼋鼍的正面描写。。。 这东西,肯定是没照片,人们意想的,或者已经灭绝的一种海洋生物,形似巨龟,与鱼鳖鳌蟹同类。。。 以下是《问天之道》里一段文字。。。略见端倪 海水一阵翻腾,浮出一面一丈方圆的蒲盖,刑天一个箭步跃上去叫道:“快上来!”东方未明也跟着跳了上去,惊异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刑天道:“这是一只大鼋鼍,我们族人常用来做海上的脚力。”鼋鼍伸开四足,踏海面如行平地,速度极快,载着两人往碧海游去。 鼋鼍亀鼈竃怎么读?鼋(yuán)鼍(tuó)亀(guī)鼈(biē)竃(guī)。 鼋鼍,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指巨鳖和猪婆龙(扬子鳄)。《国语·晋语九》:“鼋鼉鱼鳖,莫不能化。”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清孙枝蔚《金山》诗之一:“僧老鼋鼉大,钟残鼓角哀。” 《西游记》: 乃是一个九头虫,观其形象十分恶,见此身模怕杀人!他生得: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如意金箍棒出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西游记●第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