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路驿站-有趣,有答案!

15路驿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有料 >

东篱象征什么象征意义,东篱指的是什么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6 16:22:51

东篱象征什么

“东篱”象征培育菊花的地方,如陶渊明的《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的人品和精神风貌为后世文人所仰慕,于是,历代文人便用“东篱”来喻指陶渊明式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使之蒙上了一层超凡脱俗的色彩。

菊,在陶之后被视为君子的象征(《爱莲说》),实际上在陶之前也有这样的象征意味,屈原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东篱,从字面上意思来说就是:东边的篱笆。

当然在古诗中不仅仅是代表了东边的篱笆,更是代表的一种心态和象征。

“东篱”这个词最早应该是来自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是什么意思?要如何理解其含义?

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的意思:

从字面上意思来说就是东边的篱笆。

在古诗中不仅仅是代表了东边的篱笆,更是代表的一种心态和象征。【东篱】二字能够含蓄地表达诗人自身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被人们广为流传,通过【东篱】二字形象地表达露出情感境界与自然情景相结合,赋予这首诗拥有满满的烟火气息的同时还清新脱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出自《饮酒(其五)》中的一句,是东晋陶渊明的作品;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原文】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作品赏析】

《饮酒》(其五)表现的是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中描写劳动之余,饮酒微醺之际,晚霞映射,山岚笼罩,采菊东篱,遥望南山的优美景物,以及此情此景下的内心感受。反映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从而反衬出对黑暗现实的鄙弃,以及回归自然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结构严密又平实自然,正是陶诗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句叙事,二句转折,三句承上发问,四句以答作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诗人虽然生活于世间,却并无世俗的交往。为何身处人境而无车马喧扰的烦恼?因为内心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所以就能远离世俗的喧嚣。这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寄托了作者认为的个体生命应该成为独立的精神主体,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关系的追求。

中间四句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性情和高洁人格。诗人酒后微醺,在自己的庭篱下采摘菊花,偶然抬头望见南山,心灵与南山相会,即生相通之感。物我相见悠然,人闲逸自在,山静穆高远。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充分理解到了陶渊明的诗意。佛教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亦是此种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是议论抒情,诗人表明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田园生活中自有真意,指出辞官归隐,回到自然的怀抱乃是人生真谛。“忘言”即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对于会意者无需叙说。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东篱”如果是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的是指东边的篱笆。“东篱”一词最早出现的地方是陶渊明的诗句饮酒。诗句的引用是如此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首隐居生活的诗句。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创始人。这句话成为了广为流传的诗句。“东篱”这一个词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感情色彩。

诗人在车马喧哗的街道却感觉不到一点喧闹,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自己已经远离了城市的念想,无论是生在穷乡还是在城市,对他而言都只是心情的宁静而已。采着菊花悠然的看着南山这首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意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我们经常所说的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通过各种意境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每一个词在被诗人引用过后,对事物的描述附上了特定的感情。“东篱”在这里不仅仅是东边的篱笆,而是作者隐居后的怡然自得生活以及心情愉悦的境界。经过不同时代的诗人对这句诗的认可。这一下就会逐渐的固化。从而形成特定的意思。

“东篱”和其他固定的意境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篱笆是最为常见的东西。所以差他在后世的诗歌当中运用的非常广泛。这样就是“东篱”的含义越来越多。同时也会越来越被后世的私人广泛运用。例如白居易就非常喜欢用“东篱”。“偶遇润秋从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东篱”和菊花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了。 “东篱”这个词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多少负责作者的情思。在陶渊明的精神境界上,更加的超然脱尘。

从“东篱”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得到固定意境的使用并不是随着固定下来,而是随着创作者的思想契合,从而达到一个整体意境的提升。

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究竟会是什么意思?

东篱,从字面上意思来说就是:东边的篱笆。

当然在古诗中不仅仅是代表了东边的篱笆,更是代表的一种心态和象征。

“东篱”这个词最早应该是来自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就出现了“东篱”,陶渊明早年也是去当过官的,但是都是小官,一直想往上爬,但是就是爬不上去,所以就干脆辞官归隐了,自己在家种田,喝酒写诗,所以他这里写的“东篱”是隐士心灵栖居的地方。

后来很多的诗人,词人,都喜欢写东篱,这些都是陶渊明的贡献。

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里面的“东篱”让人想到有种像菊花那样淡淡的忧伤。

柳永《玉蝴蝶·重阳》中的:"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从这里可以感觉出这是一个隐士的心态与境界。

马致远在老年的时候给自己取了号,就是“东篱”,而马致远词《蟾宫曲·叹世二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这种境界和心态非常接近陶渊明的风格了。

所以综合来说,“东篱”代表了一种隐士的心态和生活与理想的象征。

    责任编辑:admin
    狮子女配白羊男好吗?狮子座和白羊座有什么共同点吗?

    2019-05-03 15:03:01

    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合适,跟两个人的性格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毕竟两个人在 ... [详细]

    2023-01-26 16:30:53

    宋承宪,宋慧乔,元彬,韩彩英,文根英等等。这是讲述一个错位爱情的故事,是韩国 ... [详细]

    餐厅对着卫生间有什么不好?餐厅对着卫生间的处理方法化解图

    2022-02-24 16:31:38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家庭装修格局布置的时候,开始查询风水动向,因为这也的确是老 ... [详细]

    三枚硬币算卦解卦方法,硬币算卦64详解

    2019-03-27 14:07:01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用三枚硬币就可以给自己算一卦,在算卦先生那里或许可以见过,其 ... [详细]

    房间五鬼位可以做卧室吗?五鬼位卧室长期住会怎么样

    2020-10-16 15:56:02

    根据风水,每个住宅都会有五鬼位,五鬼位属于凶位,如果家里的房间,大门坐落不当 ... [详细]

    最新科技

    历史秘闻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有料 - 天下奇闻 - 星座星盘 - 最新科技 - 历史秘闻 - 大千世界 - 手工编织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0-2019 15路驿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19736号-1
    网站邮箱:wzdmh@hotmail.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