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路驿站-有趣,有答案!

15路驿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有料 >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6 16:20:32

2007年太湖的为什么爆发大规模蓝藻?

太湖蓝藻暴发和自来水水质突发异常,是过去从未遇到的。经专家组和有关部门连日来的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成因已经确定: 气候影响是今年太湖蓝藻提前大规模爆发的重要原因。据气象专家进行气候影响评价: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江南地区 2007 年冬(去年 12 月和今年 1、2 月份)春季的冷空气位置偏北、强度偏弱,2007 年无锡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天气,导致去年的蓝藻没有被大面积冻死,为今年 5 月的蓝藻暴发积聚了条件。特别是今年春季气温持续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异常,并造成气象上多项季节转换的指标提前了 25—30 天出现,入夏偏早。这些气候因素成为今年太湖蓝藻提前大规模爆发、造成我市水质突发异常的重要原因。 蓝藻大量死亡发酵发臭形成污水团,突然侵入贡湖水源地取水口,这是造成自来水水质突变异常的直接原因。专家组经对水源地水质突变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一致认为:在今年特定的风向和水力条件下,太湖暴发的大量蓝藻聚积于贡湖北岸芦苇丛及附近水域,因气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蓝藻死亡并沉入水底,在蓝藻腐败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发黑发臭,形成较大面积的污水团(约3平方公里),突然侵入贡湖水源地取水口并造成了水质突变。 此外,无锡太湖湖面处在太湖西北部,整体上是一个呈半封闭状的湖湾,湖面三面被陆地包围,水体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太湖流域常年以东南风居多,整个太湖水污染往往随风漂向无锡水域并集聚不散,导致太湖无锡水域的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水质不断恶化,成为这次太湖蓝藻暴发和水质突发异变的一个地理因素。

急~~!!!!!在线等~~!!!!!太湖“蓝藻”事件的资料

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的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超市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开始出现市民抢购,到晚上货源就发生紧缺。一些小商店的纯净水也是一瓶难求,少数经营户还趁机提高了价格,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排队买面包。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

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

无锡市委、市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地方媒体及时向公众披露消息,避免市民过度恐慌,另一方积极研究对策,加大市场成品饮用水供应量,并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尽快使自来水恢复到安全饮用标准。有关方面专家正在赶往无锡研究对策。

据了解,无锡市有关方面正在密切关注水质变化。

专家称太湖藻类水华可能持续近5个月

对于此次太湖大规模蓝藻爆发影响自来水供应问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胡维平称,“蓝藻污染”早在4月份就已经爆发了,他们在本月初就拟定了原因分析及应急治理方案建议,提出提前采取措施,全面控制蓝藻水华。同时,他还担忧按照目前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太湖藻类水华可能持续近5个月。

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

胡维平介绍,去年以来气温偏高,而今年4月份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进而导致太湖水温达到了25年来最高点,这就为藻类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另外,今年1-4月份偏南风风场显著高于往年平均,使得其他湖区的藻类易于向太湖梅梁湾聚集。4月25日起梅梁湖暴发了大规模藻类水华,藻类水华暴发时间比过去提前近1个月。根据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监测,5月2日藻类水华在梅梁湖全湾暴发。

胡维平还担忧,鉴于目前整个太湖全湖平均氮磷含量分别高达4.0和0.13mg/L,藻类已经呈全湖性分布,而且未来几个月太湖水温随气温升高还将持续上升,水位如维持目前现状,太湖藻类水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持续近4-5个月时间,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藻类水华的危害。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减少外源水华蓝藻漂移进入景观湖区;同时,在蓝藻水华堆积的近岸区域,采用相对安全的改性粘土絮凝方法,沉降蓝藻,消除蓝藻在水面堆积、死亡与发臭,改善水质。具体做法为:采用固体浮子式橡胶围油栏,将梅梁湾主要景观湖区与外太湖隔离,减少外来的湖面水华蓝藻漂移进入该湖区,围隔外侧集聚水华蓝藻的去除根据天气预报,风向为南风时围栏关闭,并在围栏外侧的“锅底”聚集蓝藻,以便采用机械方式实施人工去除;在北风时,可以打开围栏,以便景观湖区内已经聚集蓝藻水华可随湖流向外漂移;蓝藻水华堆积的近岸区域,采用改性高岭土进行喷洒,使水面的蓝藻沉降至湖底泥土中;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太湖现有水利工程,控制太湖水体出流,通过望虞河引江通道自引和泵引方式增加入湖水量,将太湖水位由2.93m尽速提升至3.1-3.2米左右等。

太湖蓝藻规模将扩大 无锡政府出招稳定水价

太湖蓝藻集中暴发而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专家指出,气温过高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太湖蓝藻蔓延的面积将越来越大,蔓延时间将持续整个夏天。为此,无锡市水利局已制订紧急措施,启动望虞河“引江济太”。无锡物价部门还紧急出台措施稳定水价,哄抬水价者最高可罚三十万元。

市民抢购纯净水

“引江济太”稀释污染水源

据《新闻晨报》报道,之前有消息称:“无锡市自来水公司透露,无锡市政府可能会考虑将无锡外围的大坝炸掉,引入长江水,稀释污染水源。”对此,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接到这样的通知。”

据悉,无锡市水利局已制订紧急措施,启动望虞河“引江济太”。至5月30日上午8时,常熟枢纽已累计抽引长江水4.418亿立方米,通过望亭立交进入太湖的长江水已累计达1.755亿立方米,有效地补充了太湖水量,缓解太湖水位的降低,也缓解了太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同时,通过梅梁湖泵站将梅梁湖的水调往梁溪河,经梁溪河入京杭大运河。这项措施可增加梅梁湖水域水体流动,使得“引江济太”补充的水量向梅梁湖水域流动,以达到改善梅梁湖水域水质的效果。“引江济太”和梅梁湖泵站调水同时实施,使得“江湖联调”成为现实。

蓝藻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胡维平多年来一直关注太湖流域的“蓝藻污染”。他介绍,此次太湖“蓝藻污染”早在4月初就初露端倪。受到全球变暖影响,太湖周围气温一直不低,加之今年4月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进而导致今年太湖水温比往年高,“4月平均水温是19.56℃,是25年来最高。这就为藻类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胡维平说,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今年太湖“蓝藻污染”暴发的主要区域为梅梁湖。胡维平说,今年1月至4月偏南风较多,使得太湖内其他湖区的藻类易于向梅梁湖集中。之前曾有专家比喻,梅梁湖的一百多平方公里水域像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口袋”,偏南风一吹,便成了整个太湖蓝藻的聚集处。

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胡维平有些担忧。他说监测数据显示,随着未来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时间将跨越整个夏天。”

哄抬水价最高可罚三十万

由于饮用水紧张,无锡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所幸的是,虽然运输成本加大,无锡正规超市、卖场的纯净水价格都未上涨。无锡市经贸委商贸运行处负责人表示,此次纯净水断档不是因货源紧张引起的,周边地区货源充足,完全能够保障供应,只待运输跟上,断货现象马上改观,因此市民不必抢购、囤积。

物价部门发放政策提醒函另外,5月31日起,质监部门将选取无锡几家产量较大的纯净水生产厂家,进行驻厂检查。对于未实行驻厂检查的纯净水生产厂家,则进行每日巡查。

对于水价问题,无锡市物价部门紧急出台多项措施,稳定市场上的饮用水价格,并向全市所有桶(瓶)装饮用水的生产、销售企业和大型超市发放了八百份政策提醒函,严申八个“不得”的要求。其中包括不得借机哄抬物价;不得蓄意串通,联合提价;不得故意散播涨价信息,诱骗消费者交易等。如果经营者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物价部门可视情况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三十万元以下罚款等处罚。

解决方法:

不要用含磷洗衣粉。

减少工厂废水排放量。

目前已开展的工作

在监测方面,可选取与富营养化关系密切的参数,如湖水透明度和水色,水中N、P的浓度,DO、COD、BOD以及藻类种群、生物量或叶绿素a的含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制定判别标准,区分不同类型。检测手段,可侧重于检测N、P营养因子;或侧重于检定藻类种群构成与叶绿素等生物学指标;或仅选择透明度及化学性状指标。有条件的,可采用3~5种以上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在防治水域富营养化方面,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区还处于管理失控的状态,非要到无水可用的境地,才会引起各方面的充分重视。目前,各级水环境监测部门,已逐步增加了检测水域富营养化的指标,如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早在1980年代,就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水域中底栖动物监测、浮游动植物监测、菌类监测等方法研究,在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水域进行采样和效果比对分析,对不同水域的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珠江出海口水域的生物监测方法以及水质评价方法。在进行局部区域的水环境评价以及部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发挥了作用。但我们的监测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决策部门参考的资料,并未成为有效的预警报告,有关部门未能对可能发生的水环境事故进行有效的干预,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没有应对措施和处理预案,只好抱着侥幸心理,听天由命,此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已为时晚矣。相信各地水环境保护的同行也有与我们相同的感受。

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对于营养盐指标如总磷,河流与湖、库的限制值有所不同,同样是三类水标准,河道中的标准限制值为0.1mg/l,湖泊中的标准限制值为0.025mg/l,河道中三类水标准限制值是湖泊的三类水标准限制值的四倍。当总磷浓度符合三类水标准的河道水体,流入水库湖泊后,即超过了湖泊的四类水水质标准,与水中超量的总氮共同作用,容易形成水库湖泊的富营养化。太湖环湖有100余条小河流入,以这样的形式向湖区输入氮磷,自然会累积在湖区,形成富营养化。采用引江济太方案,也容易向湖区输入大量的氮和磷。许多引蓄河水的水库湖泊,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防止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在防治方面,首先应限制湖库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增加,控制集中排入湖库的城镇生活污水排污口、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及湖库流域内其他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主要来自农牧地区地表径流(包括农村村落污染)、城镇地表径流、林区地表径流、以及大气降尘、降水等面源排放;以及通过合理养殖和种植,削减湖泊底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等等。

在蓝藻未形成危害之前,可采用生物操纵方法治藻,取得较好效果的有武汉东湖和深圳水库,研究人员总结出生物操纵措施,利用鱼类控制富营养化,控制微囊藻水华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各个湖泊暴发蓝藻,超出了利用生物处理的能力,只能采用被动的做法,利用人工捞取的方法收集富藻水,逐次浓缩、脱水后得藻泥。由于蓝藻中富集了大量的氮、磷、钾、有机质及重金属等,在富营养湖泊中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机械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水中的内源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可减少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的几率。但以上举措都是众多企业和用户排污,把污染物排放到水体,再由某个部门来治理、修复,实际上就是默认和纵容排污。这种由政府买单处理的被动做法,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治理被污染的水域,收效甚微,并非明智之举。

一些制定了严格保护措施的重点饮用水库,如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等能够在今年避免爆发蓝藻,就是有力的证明。为了控制污染,保护湖泊,当地政府出台了严格的保护条例,限制排污,投资建造污水处理和环保设施,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环保责任状,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进行考核。同时,下游受惠地区采取相应措施支持上游库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省政府给予库区群众更大力度的扶持,促进水库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发展。

当地政府通过严格的管理,限制网围养殖面积和农业面源污染,不准污染企业上马,严格控制排污,把污染限制在源头,并在上游区域设立生态保护区,建立更大范围的保护屏障。库区人民牺牲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那些污染严重的湖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今只好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防止蓝藻暴发的关键还是要靠政府的有效管理,而不是仅靠政府来治理。

近几年来中国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近几年中国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有哪些?

近年来中国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有以下五件:

1、太湖水污染事件

2007年5月, 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来自太湖。因此,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此次事件,市政府称是持续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政府为了经济业绩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却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恶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虚作假,使得太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研究显示,无锡水污染事件主要是由于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2、巢湖、滇池蓝藻暴发

2007年6月份,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蓝藻。安徽巢湖西半湖出现了区域在5平方公里左右的大面积蓝藻,由于西半湖不作为饮用水源,所以对当地影响不大,但随着持续高温,巢湖东半湖也出现蓝藻。滇池也因连日天气闷热,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并伴随着阵阵腥臭。

太湖、巢湖、滇池蓝藻的连续爆发,为“三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敲响了警钟。

3、大连新港原油泄漏事件

2010年7月16日下午,大连新港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级的油轮在卸油附加添加剂时,导致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并引起旁边5个同样为10万立方米的油罐泄漏。直到7月22日,泄漏才被基本堵死。 此次事故至少污染了附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影响范围达100 平方公里。

4、云南曲靖铬渣污染

2011年8月,有人爆料,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事后云南曲靖将受污染水排入珠江源头南盘江。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赶赴曲靖,就此事进行调查核实。随后爆出“死亡村”、倾倒和无防护堆放铬渣的真相引发各大新闻媒体的专题报道。

据调查了解,云南陆良和平化工有限公司为了节省运费,将本应送往家专业处理厂剧毒废料,随意丢弃在了曲靖市麒麟区的多个地点,总量达到了5222.38吨,污染倾倒点土壤9130吨,和叉冲水库约4.3万立方米水体,并造成附近牲畜死亡。而紧邻珠江源头南盘江,陆良和平化工厂堆放了 17年的剧毒化工废料铬渣,最多时达28万吨。被污染的积水潭中,蓄水100亿方左右,残留水的颜色让人震惊。

5、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市拉浪乡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时间正值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政府积极展开治污工作,以求尽量减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专家称,由于泄露量之大在国内历次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中都是罕见的,此次污染事件波及河段将达到约300公里。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市民出现恐慌性屯水购水,超市内瓶装水被市民抢购。

参考资料:搜狐新闻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分

1、在2007年的时候太湖爆发了一次蓝藻污染的事件,导致当时的无锡严重缺水,据说当时市政府发言表示这场污染事件是因为天气持续高热造成的。

2、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当时太湖受到了比较大的污染才导致了蓝藻爆发,这两种原因对蓝藻爆发都是有影响的。蓝藻爆发这种事件不仅会严重的污染水质,还会有可能导致湖中的鱼类都死亡。

3、我们平时如果看到水中出现蓝藻的话,要及时将它们打捞出来,这样可以预防蓝藻爆发的现象出现。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水中养鲢、鳙等鱼类来控制它。

无锡太湖蓝藻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2007年夏天,中国的五湖之一——太湖,发生了严重的蓝藻水污染事件。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在5月29日暴发蓝藻引发无锡城市水危机之后,太湖梅梁湾西部水域,再一次出现蓝藻聚集的现象。

蓝藻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常见的种类有色球藻、念珠藻、地木耳、发藻等。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放氧是蓝藻与光合细菌的主要不同之处。其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大量的藻蓝素及藻红素等,所以多数蓝藻呈蓝绿色,有的呈红色或黄褐色。蓝藻生命力极强,可生活在淡水、海水、潮湿的岩石、土壤,甚至树干上;而且在极热、极冷或非常干燥的气候环境中均能生存。有些蓝藻是名贵食品(如发菜),有的蓝藻死后沉积海底形成藻礁,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固氮蓝藻能提高土壤肥力。蓝藻有时也造成危害,在湖水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8℃左右)等条件,蓝藻就可能爆发疯长。蓝藻其实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水华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湖。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无锡水污染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2005年底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

据资料显示,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些污染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只顾追逐企业自身利益,严重破坏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餐厅对着卫生间有什么不好?餐厅对着卫生间的处理方法化解图

    2022-02-24 16:31:38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家庭装修格局布置的时候,开始查询风水动向,因为这也的确是老 ... [详细]

    2023-01-26 16:30:53

    宋承宪,宋慧乔,元彬,韩彩英,文根英等等。这是讲述一个错位爱情的故事,是韩国 ... [详细]

    三枚硬币算卦解卦方法,硬币算卦64详解

    2019-03-27 14:07:01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用三枚硬币就可以给自己算一卦,在算卦先生那里或许可以见过,其 ... [详细]

    狮子女配白羊男好吗?狮子座和白羊座有什么共同点吗?

    2019-05-03 15:03:01

    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合适,跟两个人的性格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毕竟两个人在 ... [详细]

    房间五鬼位可以做卧室吗?五鬼位卧室长期住会怎么样

    2020-10-16 15:56:02

    根据风水,每个住宅都会有五鬼位,五鬼位属于凶位,如果家里的房间,大门坐落不当 ... [详细]

    最新科技

    历史秘闻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有料 - 天下奇闻 - 星座星盘 - 最新科技 - 历史秘闻 - 大千世界 - 手工编织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0-2019 15路驿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19736号-1
    网站邮箱:wzdmh@hotmail.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