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01:52:02
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里的一种十分特殊的佛,是千年以来许多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 ... [详细]
| 
      
2003年7月,媒体一篇《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激起千层浪,让“陆步轩”这个名字广为人知,并引起社会“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的大讨论。2013年4月,陆步轩登上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自称“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激起了更大的争议。陆步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有一阵子,他很躲避媒体。其间,误解甚至伤害时有发生,他为此沉默了许久。 
     北大卖肉陆步轩近况: 出书《北大屠夫》 ![]() 
	一夜成名后,陆步轩说话做事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唯恐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被人揪住弄得沸沸扬扬,甚至被误解、非议、戳脊梁。“同情、怜悯我的人说我时运不济;对我抱有成见者则说我脾气暴戾,自命清高,能力不济。其实,我就是个凡夫俗子,吃五谷杂粮,生喜怒哀乐,人品与为人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尚,只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不肯落井下石或者锦上添花,不会转弯抹角,阳奉阴违。”陆步轩诚恳地剖析自己。 
	出名后,媒体蜂拥而至,“刚开始,我出于礼貌予以接待。但后来,来人实在太多,又找不着合适的借口予以拒绝,只好关掉手机,东躲西藏,避而不见”。 
	有出版社的同志几次登门约稿,但当时他要为生活奔波,实在抽不出时间与精力静下心来,而且,“多年与笔墨无缘,不读书,不看报,更不写东西,唯恐写出的文字难登大雅之堂,贻笑大方”。后来,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陆步轩受到伤害,耿直的他最终决心还是拿起纸笔,写下这本《北大“屠夫”》。写完书后,想想他又忍不住好笑,“我的人生故事写出来就像一场恶作剧,一则黑色幽默——好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言辞木讷、不苟言笑、老实巴交的家伙,缺乏糊弄人的心眼,更不会杜撰故事,哗众取宠。这一点至关重要。” 
创办屠夫学校: 2008年,陈生和陆步轩共同在上海和广东创办屠夫学校,既有实际经验和又有文字功底的陆步轩负责编写教材。 
		屠夫学校指的是培养屠夫的职业技能学校。 
	
		经过45天的学习,每名学员砍掉1吨木棍、将5厘米厚的磨刀石磨得只剩一半后,昨天,中国首个屠夫学校举行了首批40名学员的结业典礼。 
	
		据在屠夫学校毕业的女学员透露,毕业后他们将会有3个月的市场实习期。实习期结束后便能独立在肉菜市场经营猪肉档,月收入有望过万元。 
	
		而学校也打破了传统技校的模式,实行全免费教学,就连学员的生活费也全免。因此,屠夫学校招生的消息一经发放就有不少人前来报名。经过挑选,68名学员成为第一批“屠夫”学员。在接受培训的45天当中,该校的课程安排紧凑,并且有一系列的考核,如果达不到要求,还会被劝退。学员们每天清晨4点多就要起床,到各个档口去观看学习真正的操作,中午回来休息一个钟头后,就要学习档口管理、市场操作流程、超市管理制度和猪肉营养烹饪等多门课程。经过军训、刀法、服务水平的几重选拔,68名学员最后只剩下40人。 
陆步轩简历: 
			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2003年,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2008年5月,在广州他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2009年8月,陈生邀他赴广州,提出开办“屠夫学校”,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2011年12月,继“北大才子”、卖肉佬、公务员的身份之后,陆步轩带着自己花4个月写的《猪肉营销学》的讲义,走进广州“屠夫学校”当老师。
 
		![]() 
			陆步轩,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分配至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2004年调入长安区档案馆工作。《屠夫看世界》作者。 
		
			2000年因干上杀猪这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2013年4月受邀回母校演讲时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说完几乎哽咽。而北大老校长许智宏为此演讲致辞时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2009年8月,陈生邀陆步轩到广州,提出开办“屠夫学校”的事。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由同学出资办学,陆步轩为屠夫学校编写教材,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另外还要求学员必须到饲养场去了解生猪的科学饲养,希望“培养出来的都将是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 
		
			2011年12月下旬,陆步轩带着自己花4个月写的《猪肉营销学》的讲义,走进广州“屠夫学校”当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