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路驿站-有趣,有答案!

15路驿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大千世界 >

中国最后一个军统特务,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1 01:30:57

最后一个落网的国军特务,潜伏8年因一成语暴露身份,他是谁?

都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在战争年代。这一句话被很多的人奉为圭臬,在战争年代为了获取情报,有很多的人都成为了特务,他们潜伏在各个人中间,以普通人的形式去窃取着他们所需要得到的消息。虽然他们没有跟战场上的人进行交战,但是他们的作用并不会比一支军队要低。

这些躲在暗中的特务,虽然没有参与到枪林弹雨之中,但是他们所处的情报战场的危险却并不比这些枪炮的伤害微小,在1931年到1945年那一段抗日战争时期,就有着很多特务窃取日本情报,铲出了很多汉奸。可惜的是当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这一些国统的特务却开始对人民造成了伤害。

其中郑蕴侠就是里面的一员,他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投身于台儿庄战役,为台儿庄战役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但当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就立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方。还带领着一群特务对郭沫若等人进行了殴打。

当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我方开始战略反攻的时候,郑蕴侠发现国军可能不是解放军部队的对手,为了保命他就开始了隐姓埋名的日子。 隐姓埋名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所以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方还是没能找到有关于郑蕴侠的消息。那郑蕴侠逃脱到了哪里呢?

根据之后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郑蕴侠来到贵州务川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好的躲藏之所,在这一个地方有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口比较的简单,而且属于边境地区群山环绕,很少有外人来往。正因为这一种特点,郑蕴侠立马在这个地方安身立命起来,并且还改名叫做刘正刚。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他没事的时候就挑着一些杂货去卖。就这样过了8年的日子,也没有人知道郑蕴侠的真实身份。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因为郑蕴侠是一个杂货郎的关系,走南闯北见识比较多,所以他就被村里派去学习。

为了贴合他的身份,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可没想到再一次意外他竟然不小心说出了“不翼而飞”这个成语,这让领导刮目相看并且也觉得有一些不对劲,所以领导就对他进行了监视,在这种高压下他无法承受下去只好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身份。

当郑蕴侠承认自己的罪名之后,为了严肃纪律他被判处了15年的有期徒刑,在监狱那十几年当中他接受了很好的改造,并且还想要当一名老师去教书育人。

看到郑蕴侠的这个请求之后,上头也答应了他,让他在贵州务川的一所学校里面教高中语文。在他当老师的那一段时间里面,他感悟了很多,为了让其他人不走自己的这种歧路,他将自己的经历整理成书用来教育他人。

1960年被特赦的唯一军统要员沈醉,后来去了哪?其家人境况怎样?

引语:在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内乱纠纷不断,当时国民党中的军统,开始了对我党的进行渗透,后抓捕了我党的重要人士和英雄人士,抓到之后并没有立刻处死,而是想通过严刑拷打套出更多我党内部有用的信息。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军统人员因为杀害我党内部要员多次,所以大部分军统人员都被处死,但有一些军统要员后来被特赦了,其中有一位军统要员,就是沈醉。

一、既才气出众,又背靠大山

在沈醉刚成年的时候,他就被他的姐夫影响,经他姐夫的介绍进了国民党,而他没有背景,只能从最底层的职务做起。初入军统时,由于沈醉能力出色,很快就闯出了名气。后来他遇见了他的伯乐,军统要员戴笠。

沈醉本身就聪明能干,如今又有了戴笠这座靠山,所以他在军统内的职务上升的很快,很快就成为了一位手握大权的军统局的处长。

二、知恩图报,深受重用

沈醉这么快就坐上了处长的位置,这却并没有影响他原本的性格,他还是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参与赌博,这在当时军统内部的官场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他的本心之坚定。

而且他也非常知恩图报,后来戴笠的飞机失事,没有人知道戴笠是死是活,更没有人愿意冒险去寻找戴笠,这时沈醉挺身而出,去寻找戴笠的下落。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去祭拜孙中山时,更是冒险去祭拜戴笠,可见沈醉对戴笠恩情的看重。

3、 被特赦

沈醉由于是军统特务出身的,所以他在搞特务这方面的工作很有一套,所以他就做了军统特务的教员,他培养出了很多特务,这些特务暗杀了许多爱国人士,同时他深受老蒋重用,监督国民党内部,他既受到我党的敌对,又受到国民党内部的痛恨。

解放战争时期,沈醉被老蒋派去云南,刺杀倾向于我党的国民党将军杨杰。正巧他的母亲在此时知晓了他的工作,训斥他:你为了升官发财,连人命都不顾了吗?

母亲的话对沈醉感触很大,他迟迟没有下手,最后放弃了刺杀杨杰的想法,但是后来老蒋还是派其他人去刺杀了杨杰。沈醉在他母亲的教育下,并没有染上很多官场恶习,也因此保得了一命。

三、弃武从文

沈醉由于没有从事太多残害我党人员的工作,1960年他被特赦了。他被特赦之后,周总理爱惜他的才华与能力,所以就提点了他几句,后来他弃武从文,从事写作的工作。由于他原来在军统内部工作,深知军统内部的规则,所以他出的第一本书就是有关于军统内部的书。他用他的笔,将军统内部对我党人员进行残害的方法都写了出来,让我们知道了在当时我们先辈所面对的困难,让我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四、沈醉家人的境况

沈醉有过三任妻子,第一任是莫耶,后来与他信仰立场不同离婚,第二任是栗燕平,他们是师生关系,后来她和她的孩子们被送去了台湾,第三任妻子是杜雪洁,婚后他们过得很幸福。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沈醉和栗燕萍孕育的大女儿和小女儿跟随她的舅舅回到大陆寻找沈醉,但是回大陆后不久,她的舅舅就被特务刺杀了,大女儿因为生病去死了。好在沈醉特赦后,联系上上了这个小女儿,这个小女儿后来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照顾着沈醉的起居,帮助沈醉整理文章。

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以为沈醉死了后改嫁,后发现沈醉没死,想要跟她的现任离婚回到大陆,但她却被威胁,所以她没有离婚,他的其他家人现在过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对于他来说,这种普通人家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后来他在20世纪末的时候,因肺癌去世。

结语: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晚年的他用笔写出了当时我党工作的艰辛,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最后被捕的将军特务潜伏8年已结婚,最后是如何暴露的?

1958年,刚刚起床的刘正刚就被两个便衣警察盯上了。一把枪直接顶在了他的后脑门上。刘正刚惊惶不已,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他口中含着无辜。可是警察却直接将他扣上了手铐。就这样,他被带走了。进入派出所,他还是不老实。实际上,他的真名乃是郑蕴侠。他是军统的特务,甚至被老蒋封为了少将。

军统特务

看到警察早就知道他的底细,他终于不再隐瞒。一桩桩丑事也都抖落了出来。1946年,郑蕴侠组织了臭名昭著的校场口屠杀。在庆祝政治协商会议圆满成功之时,他带着上百特务冲入场内。爱国文人李公朴厉声呵斥他们。并要他们离开会场。郑蕴侠早就拿到了老蒋的密令。他直接带头起哄。没有多久,这帮特务就开始打人。

他们手持铁棍,看人就打。短短两个小时,会场内就躺满了人。爱国志士都受了重伤,不少人甚至当场昏厥。老蒋对郑蕴侠非常满意。他也被重点提拔了上来。伺候,郑蕴侠继续干着非法勾当。他甘心委身军统,并不断地追击我地下同志。在重庆,他先后逮捕了三千多人。大批同志都惨死在他的手里。一些平民百姓也无辜受到牵连。

逃离重庆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趁着夜色,他偷偷跑到了城外。依仗着对地形的熟悉,他很快就躲开了追捕。郑蕴侠非常狡猾。他自知不能躲避在城市里,就主动跑到了四川农村里边。他化名刘正刚,在南充一个小村子里留了下来。郑蕴侠身材高大,做事认真。尽管不是当地人,他还是被收纳了。

在当地媒人的撮合下,他也娶了媳妇,成家立业了。彼时,农村信息闭塞,联系不便。没有人知道郑蕴侠的经历,大家都把他当做自己人。郑蕴侠有着见识,他在村子里很快脱颖而出。每每遇到问题的时候,他都能够带头做事。于是,他得到了大伙的赞赏。后来,他被推举为了村干部,甚至还被派到了县城参加会议。

说话泄露马脚

作为特务,他天生就有着反侦察的意识。县城和农村大不一样,他明白自己处境不妙。不过,他还是打着精神支撑。当别人问起他的文化水平,他推说刚认识字。郑蕴侠没有想到,这却成为了自己暴露的关键原因。在某一次会议上,他脱口而出一句''不翼而飞''。一下子,他把所有人都惊到了。要知道,这是一个很难的成语。

众人都拍着掌声,一位干事却警觉了起来。很快,县里公安就秘密跟上了他,并把相关资料送到了省里。经过对比,公安部门确定了郑蕴侠的身份。之后,重庆市特地派来两位特别警察。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们早上来到了郑蕴侠家里。来不及等他反应过来,便衣警察就将他制服了。就这样,潜伏8年的郑蕴侠终于被捕了。

被捕之后,郑蕴侠整日垂头丧气。他心中明白,身为少将级特务,自己难逃一死。谁知,一年后国家实施特赦。郑蕴侠因此从死牢中被放了出来。他被改判15年有期徒刑。

服刑之后,他被遣返回家。此时,儿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没有嫌弃郑蕴侠。郑蕴侠悔恨不已。如果自己当初没有站错队,他也不会犯下一系列的错误了。到了人生末尾,他才幡然悔悟。只有家庭,亲人才是最重要的。自己一直追逐名利富贵,到头来反而害了自己。

军统最后的三个特务,在大陆生活几十年,如今他们一起合了一张影,是谁?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谍,军中反间也。”

从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场著名的战役,无论是内部战争还是对外战争,始终萦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军中的间谍。在《孙子兵法》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伊挚就是商朝时期的著名间谍,正是因为他在夏朝当过间谍,才能够成功地推翻前朝,成为殷商的功臣。

间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职业,在对方阵营打探情报的过程就相当于是在刀尖上舐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身份暴露,最终导致自己的间谍生涯消亡。解放战争结束以后,军统最后的三个特务,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留在大陆继续打探情报。他们在大陆生活几十年,渐渐融入了这个社会,放弃了自己的特工身份,如今他们一起合了一张影,从他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此时的生活安详且幸福。

影视剧中的女特务

从事特务工作的三人

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分别是王庆莲、戴以谦和祝仁波。王庆莲的出生相对而言较为贫寒,在她刚出生没多久王庆莲的父亲就因病去世,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她去亲戚家里面居住。好在王庆莲从小便非常努力,在她15岁那一年便通过了军统局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特工人员。

在军统局,王庆莲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拦截对方电报并破解,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电报都是王庆莲亲手拦截并破解的。战争结束以后,王庆莲选择留在内地,成为了一名普通人。虽然王庆莲的身份比较特殊,但在这个社会上仍然有她的容身之处,还给她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如今王庆莲的年事已高,但她生活相当不错。

从名字上就能够看得出来,戴以谦似乎和军统局头目戴笠有关系。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戴以谦是戴笠的亲戚,戴以谦之所以能够成为特工,就是因为他受到了戴笠的赏识,所以才让仅有14岁的戴以谦破格进入了军统局工作。内战时期,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戴以谦不得不对自己的同胞痛下杀手,战争结束以后,意识到大势已去的戴以谦没有选择逃走,而是认罪并留了下来,在接受了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之后,戴以谦被释放出狱,并在大陆生活至今。

留在大陆安稳生活

祝仁波刚一出生父母就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他在小时候是靠着吃百家饭长大的,未满13岁的时候祝仁波就被亲戚送到了一间黑心工厂,成为了一名童工。虽然生活艰苦,但祝仁波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每天努力工作,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名被人敬佩的人。此时正值抗战阶段,祝仁波想都没想,就从这间工厂逃了出来,报名成为了一名谍报人员。

内战结束以后,祝仁波同样留在了大陆,没有跟着大部队逃走。其实选择留在大陆的人应该还有很多,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隐姓埋名过着隐居生活,所以我们难以直接找到他们,但王庆莲、戴以谦、祝仁波三人因为名气相对较大,因此不得不过着受到他人关注的生活。

结语

幸运的是他们身边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一些经历而孤立他们,反而在他们年老时给予他们很多帮助,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因此可以说他们三人是军统最后的三个特务,自战争结束后在大陆生活几十年,如今他们一起合了一张影,从这张看起来非常温馨的照片中就能够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并为自己没有走上歪路而感到自豪。

军统大特务戴笠到底是怎么死的

空难

话说,自从几十年以前,知名的军统大特务——戴笠坐飞机失事以后,关于他死亡的真相就开始众说纷纭。那么,这位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军统特务——戴笠,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首先,我们回首戴笠其人。他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曾担任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实际上的局长),号称“蒋中正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可以说,自从他取得了蒋中正的信任之后,他就长期从事国民党的特工与间谍工作。然而,任何人物都有其俩面性,戴笠也一样,当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是当时国民党政府中少有的、抗日态度极其坚决的一个人物。所以,他所领导的军统局曾经为当时的中华民国抗日事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此外,他还曾经被美国的《柯莱尔斯》杂志称为,“全亚洲的一个最神秘人物”。所以,在他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全世界都震惊了。

当然,也曾经有很多人说,戴笠之死其实是因为他的个人势力太大了,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蒋中正对他有点不放心了,因而,派人将其暗杀。然而,如果我们从现有的资料予以分析,相对准确地说,他应该是死于他部下——马汉三的一场谋杀,而绝不是蒋中正的谋杀。一方面,当时刚刚抗日胜利,中华民国还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蒋正中也正在用人之际,所以,还没有走到“兔死狗烹”的哪一步。另一方面,就在1948年,也就是在两年之后,在一份国民党保密局呈送蒋介石的绝密文件中,曾经明确指控:戴笠是被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所谋杀。那么,马汉三为什么要谋杀戴笠呢?

原来,马汉三曾经一直都是戴笠非常信任的军统骨干之一,并且,由于马汉三长期在中国北方搞情报工作,因而,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戴笠就将他提拔为了军统北平站站长。此后,也就是1946年的3月,由于当时戴笠想利用曾经著名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原有的特务网络,来强化一下军统北方特务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就特意到达了北平,提审了川岛芳子。然而,当他和川岛芳子见面之后,却得到了一个使他大吃一惊的消息,即: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不仅在抗战的时候曾经叛变投敌,还又在前不久,从川岛芳子的家中搜走了一个军阀孙殿英曾经盗窃乾隆墓时得到的宝物——九龙宝剑。

要知道,戴笠生平最恨叛徒,尤其是,那些投降日本鬼子的叛徒。再加上马汉三还竟敢私藏国宝、拒不上交?所以,这些情况,马上就让戴笠的内心动了杀机。然而,由于戴笠考虑到,当时国民党军统北平站刚刚建立,还寸功未建,如果此时杀掉北平军统站长,显然不合时机。所以,戴笠也就没有露出声色,反而,在从马汉三手中索回九龙宝剑之后,不但没有表示出自己内心的愤怒,还故意又给马汉三留下一封信,以示他对马汉三足够的信任。然而,由于马汉三也搞情报工作多年,所以相当警觉,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他马上要大祸临头了。因为,他了解戴笠为人,对军统叛徒从不手软。所以,一时间皇皇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而就在此时,他的手下——心腹死党刘玉珠给他献了一策:应该立刻先下手为强,除掉戴笠。

于是,1946年3月17日,当戴笠决定上午11时,从山东青岛飞往上海时,马汉三的心腹——刘玉珠,就在掌握了戴笠登机的具体时间之后,驱车到达了机场,并以登机检查安全为由,找机会上了戴笠的专机,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而由于当时的刘玉珠具有军统华北督导员的身份,所以,戴笠的警卫人员也没有怀疑他。结果,导致戴笠的专机在到达南京上空时,突然发生爆炸,一头栽到了板桥镇以南一座不到200米的小土山———岱山的山腰上,机上人员无一幸免,戴笠也未能幸免,从而遇难身亡

揭秘军统在大陆最后的暗杀名单:蒋介石亲笔添宋庆龄张学良杨虎城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出场是华丽的,以革命先锋的姿态登上了当时的政治舞台,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接过了孙中山先生的衣钵,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亲自前往前线指挥,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

然而就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他却背叛了革命,做起了江浙财团买办阶级的代理人,随后发动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大肆抓捕、迫害共产党人,搞起来白色恐怖,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随后蒋介石担任大总统期间,为了维护其统治,还专门成立了臭名昭著的军统等特务机关。

军统是个十分特殊的特务组织,因为其并不服务于国家或者政府,而是一个只为蒋介石卖命的组织,蒋介石利用这些特务来铲除异己,打击中共党员和民主人士。 军统特务毫无原则,对蒋介石唯命是从,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

1949年,经过 辽沈,平津,淮海等数次大型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已经处于弱势,国民党集团内部政治斗争也更加激烈。 李宗仁 为首的桂系逼迫蒋介石下野,由于国民政府的低效和腐败,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声称不再愿意为其提供援助。

国民政府已经是穷途末路,蒋家王朝风雨飘摇,而中华大地也即将迎来光明。然而 在这黎明前的最后时刻,一些国民党右翼分子,却仍然负隅顽抗,甚至更加疯狂,就如同一条被人逼到墙角的疯狗。

当时蒋介石被迫下野,军统头子 毛人凤 秘密前往了蒋介石的老家溪口。两人见面后,蒋介石先是夸奖了一番毛人凤的工作成果, 随后要求其制定一份名单,清除那些“心存异志、危害党国的危险分子”。

毛人凤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心领神会,返回了上海后, 毛人凤制作了一份包括李宗仁,白崇禧等国民党高官,还有马寅初、翦伯赞等民主人士的暗杀名单,名单上的人数多达八十四人。

这份多达八十四人的名单都是蒋介石眼中的“危险分子”,名单中有与其不和的国民党实权派,亲共的 社会 名流、民主人士,暗杀的对象几乎涉及了 社会 的各个领域。

然而就是这样,在这份暗杀名单送到蒋介石处审查时,蒋介石却仍然不满意,又亲笔增添了三个名字:张学良,杨虎城,宋庆龄。而这,就是军统在大陆最后的暗杀名单。

蒋介石要杀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其实不难理解,1936年,12月12日,两人扣押了前往陕西督战的蒋介石一行人,也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

在当时,东三省已经沦陷,而日本却绝对不会止步于此,日本妄图侵占平津,吞食华北乃至全中国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然而就在这强敌当前之时,蒋介石却依然固执地把目光聚集在了如何剿灭红军上,并且声称这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一方面对于国内的红军,蒋介石调动几十万军队围剿,甚至还使用了装甲车、飞机等当时国军所拥有的最先进装备。而对外敌,国民政府却十分“客气”。

1932年的 一二八事变 ,日本突袭上海,上海的守军同仇气忾奋死抵抗,虽然装备落后,却凭借坚定的意志给予了日军重创,日本人占领上海的幻想化作泡影。

然而,最后中日两国达成的停战协议却规定中国不能在上海——这块中国的领土上驻军,上海成了所谓的“非军事区”。随后的 《何梅协定》 更是展现了国民政府对外的软弱妥协,日寇兵不血刃,就将其势力范围拓展到了河北。

国民政府对内对外的鲜明对比引起了众多爱国人士的不满。 1935年,中共发表了 《八一宣言》 ,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影响甚远,传播广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然而蒋介石等人却一意孤行,仍然一门心思想着“剿共”。并且在1936年十月份飞往了陕西的“剿共前线”去“督战”,这种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众多爱国人士的不满。

蒋介石到达陕西后,张学良请求领兵北上抗日,蒋介石不同意,张学良此后又多次请求,均被拒绝,两人多次爆发冲突。到了当年的12月11日,蒋介石宣布任命 蒋鼎文,卫立煌 负责指挥剿共兵力,并且要调中央军来剿共。这样一来就是要夺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兵权。

最终,张学良杨虎城决定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随后的兵谏中,张杨两人扣押了蒋介石,陈诚,蒋鼎文,邵力子等人在内的众多国民政府高官。

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蒋介石等人也被释放。但是蒋介石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并于1938年将二人软禁,但是却一直没有杀二人。

在当时, 蒋如果杀了张杨二人,会使其受到舆论谴责,落一个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恶名,更何况东北军中不乏张学良的忠实追随者,一旦杀了张学良,这些人就可能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报复。

既然张杨两人曾经与蒋介石有过很深的过节,倒也可以他咬牙切齿地把二人加在暗杀名单上的行为。那么为什么蒋介石要暗杀宋庆龄呢?

宋庆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在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四处奔波,在国民政府内部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宋庆龄是蒋介石的妻子 宋美龄 的姐姐,按理说蒋介石对于宋庆龄于私于公都应该尊重,那么蒋介石想暗杀宋庆龄动机是什么呢?

早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由于 宋庆龄为首的一部分国民党左翼的亲共态度就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不满。 但是由于宋庆龄身份实在是太过特殊,宋庆龄既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遗孀,而且背后还有四大家族的宋氏家族,更何况宋庆龄还是宋美龄的亲姐姐。

这番千丝万缕的关系之下, 暗杀的事情一旦败露出来,蒋介石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罪人, 所以在当时虽然蒋介石对宋庆龄的行为不满,但也只能忍耐。

但是到了1949年,蒋介石已经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反正大势已去,干脆破罐子破摔,既然宋庆龄亲共,那就非杀不可,在败退台湾之前必须处理掉这些“危险分子”,免得为中共所用。

三人中暗杀难度最大的就是宋庆龄,前文提到宋庆龄的身份过于特殊,在国民政府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这也就使得暗杀的难度大大加大。

据说当时军统头子毛人凤都不忍心下杀手,于是故意走漏风声 ,最后消息传到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那里,宋美龄当即对此表示了不满。 消息走漏之后,想要暗杀宋庆龄几乎已经不可能实现,凭借宋氏家族的强大财力和在政界的影响力,完全有手段保护宋庆龄的安全。

如果蒋介石一意孤行非要暗杀宋庆龄,最后就等于说是和整个宋氏家族决裂,在当时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断臂膀。最终,对于宋庆龄的暗杀只能被迫放弃。

其后,宋庆龄参加了开国大典,她为新中国的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她也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当时都处于囚禁状态,想杀他们难度就小了很多。 1949年9月,重庆解放前夕, 杨虎城将军以及他的子女秘书等人被军统特务残忍杀害。 最终,杨虎城——这位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 牺牲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夕 。

蒋介石杀害了杨虎城,但是对于张学良还是不敢动手。 张学良的父亲是 张作霖 ,大名鼎鼎的东北王,虽说当时张氏家族不在四大家族之列,但是仍然算得上是拥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大家族。而且张学良算得上是国民政府的功勋人士。

1928年,少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这等于是宣告归顺了蒋介石,民国实现了形式的统一。 中原大战 时,张学良又率领东北军精锐解了蒋介石的燃眉之急。

在私下, 张家与宋家也有着不错的私交 ,而且张学良本人和很多国民政府高官也有很好的私交,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宋子文和宋美龄也曾经对张学良承诺将会保证其人身安全, 杀了张学良蒋介石必然引起众人的不满 。

况且蒋介石与张学良还曾结拜为兄弟,虽然蒋介石结拜兄弟大概只是出于利益考量,但是 杀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无疑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

最终,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暗杀张学良的做法,但是仍然一直将其囚禁,张学良的活动长期受到限制,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全面恢复了人身自由。

    责任编辑:admin

    2023-01-26 16:29:21

    底线第四回重播阳光影院看。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迅雷高清下载,底线手机在 ... [详细]

    2023-01-28 01:31:00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律师对 ... [详细]

    2023-01-26 16:27:35

    说它是花又不是花,说它是雾又不是雾。是说花的开放,并不是因为人们叫它花它就鲜 ... [详细]

    富豪李兆基年轻时面相浅析,他的面相格局太厉害

    2020-04-10 14:54:57

    在2020年,李兆基成了香港的首富,虽然去年他已经退休,但是他的总资产在今年上升了 ... [详细]

    不能错过的好男人,遇到这样的就嫁了吧!

    2019-04-06 17:37:03

    婚姻对女人来说就像是第二次的投胎,能找到一个懂爱的好男人的话,你的后半辈子将 ... [详细]

    最新科技

    历史秘闻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有料 - 天下奇闻 - 星座星盘 - 最新科技 - 历史秘闻 - 大千世界 - 手工编织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0-2019 15路驿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19736号-1
    网站邮箱:wzdmh@hotmail.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