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武大郎身高几尺,武大郎身高描述
2023-03-29 10:30:08www.15lu.com 作者:admin
水浒传里的武大郎身高到底多少
在水浒传第23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里的描写,
…………
看官听说:原来武大与武松是一母所生两个。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算起来武大郎也就是不到150厘米,1.5米左右吧。
水浒传中的五大郎身高到底有多高?
其中,身材最高的是险道神郁保四和擎天柱任原(一丈),最矮的全国人民都知道——武大郎(不满五尺),那么,按照当前标准测算,他们究竟有多高呢?
根据网上的资料,古代各朝代的一尺折合成现在的厘米,大概是如下情况: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如果按照作者施耐庵的时代标准,一尺有31厘米,那么,郁保四、任原身高都有3米多了,《水浒》就成了《封神演义》了,武松、鲁达身高也都超过2.5米了,那样,武大郎也不是“三寸丁”了,身高也有155cm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据推测,施耐庵书中的尺度应该是用的汉代标准(和他老师罗贯中《三国演义》同一标准),一尺大概有22厘米。按这一标准,任原和郁保四(纯粹充门面的傻大个)身高2.30米,卢俊义、蒋门神身高2.07米,武松、鲁达、林冲身高1.84米,解珍解宝等人1.6米多一些,宋江身高也就1.4米(真够猥琐),二奶杀手燕青也就1.5米(到了现代一定风光不起来),而武大郎身高不满1.2米。这个身高就符合了书中和现实中的逻辑。
武大郎有多高?
武大郎身高:1.69米
吴春来,后随母姓,改名武大郎,字武植,来凤县人。从小父母双亡,含辛茹苦将兄弟武松抚养成人。以卖炊饼为业,娶妻潘氏金莲,原住清河县,后移居阳谷县紫河街。
武大郎简介及身高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多高
历史上的武大郎一点也不矮,是个七尺男儿。
武大郎(历史真实原型)
出自《水浒传》中,其中一个重要事件,但是这样一个人物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生。
他还有一个兄弟,名字为武松。
武大郎的本生性格内敛,为人敦厚。
武大郎矮吗?一点也不。
非但不矮,还是个轩昂的七尺男儿。
武大郎,本名武植,父母早亡,自幼家贫。
武植之墓,早已被人发掘,经科学测验,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如今,一米八的身高,都还挺让人羡慕的。
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平均身高比现在矮一大截,可想而知,武大郎的身高在当时多么令人仰视了!
还有,武大郎卖烧饼吗?真实的武大郎,连烧饼都不会做,是“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
他自幼聪敏,寒窗苦读多年,终于中了进士,当了个县令。
所以,武大郎不是卖烧饼,而是当官的。
而且,这官儿当得还不错,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清正廉明,为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儿。
武大郎家贫时,曾受过好友黄堂的接济。
后来,黄堂的房子被烧,无奈之下投靠已经当了县令的武大郎。
这黄堂心里想呀,以前赞助过武大郎,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今,这小子发达了,自己却落魄了,怎么也该表示一下吧!
哪知道,住在武大郎处的那几天,人家倒是好酒好菜招待着,但关于赞助的事儿,却绝口不提。
黄堂心里憋着一口气,不给自己找份差事也就算了,连重建房子的钱都不出一点,这算哪门子的哥们?于是,黄堂就开始报复了。
古往今来,最常见的报复,无非就是那几招,其一就是抹黑造谣,把名声搞臭!回去的路上,黄堂四处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最后觉得用嘴说还不过瘾,于是写在纸上,四处张贴“大字报”。
果然,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顿时成了焦点人物。
而当事人武大郎却还蒙在鼓里。
但黄堂这位始作俑者回到家里后,却发现家里建起了新房子。
妻子告诉他,这是武植派人来建的!这下,愧疚之心,如黄河决堤,滔滔不绝。
武植本想给黄堂一个惊喜,哪知还没开始“喜”,就已经够“惊”了。
可造谣容易,灭谣难。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连施耐庵这位大才子都信以为真,于是写进了《水浒传》。
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怎么也翻不了身了!
而县城东北的黄金庄,便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
潘金莲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一位大家闺秀。
她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
黄金庄正南1.5公里便是那武家村。
村上原有一座武大郎墓,墓志铭文称:“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
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
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
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
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从墓志来看,武植还是殷商王武丁之后,正经的王族子孙。
1946年,从坟中还发现有一口楠木悬棺和两具骨骸。
据三位参与挖坟的老人证实,从骨骸判断武大郎相当高大,推算生前少说也有1.78米。
再者,若是卖烧饼的,哪有楠木悬棺和许多青砖垒墓!
武大郎的真实身高是多少?水浒传究竟有没有骗人?
《水浒传》当然是骗人的,毕竟《水浒传》只是一个小说而已,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武大郎的真实身高达到了1.8米左右。这个身高不要说是在古代社会当中了,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当中也算是长得很高了。
上在影视作品当中,武大郎的身高一直都是比较矮的,而且武大郎和妻子潘金莲之间的感情也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实际上这只是小说当中虚构的一些情节,在历史当中确实是有武大郎这个人,原名叫做武植,只不过历史上的武大郎除了身高比较高以外,实际上和妻子潘金莲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两个人一直都是非常的恩爱,之所以会有这些传言出来,那是因为他们交友不慎、被人诬陷了。
历史上的武植并不是卖炊饼出身的,而是在山东阳谷县当县令,这个人勤政爱民,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儿。而且他的妻子潘金莲和他也是非常的恩爱,两个人自从结婚之后就一直是相敬如宾。但可惜的是后来他们也是被好朋友给诬陷,因为他们的这个好朋友想要利用武植的关系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可惜的是武植并没有答应,后来他的这个好朋友就越想越气,于是就不辞而别,并且在一路上散播各种关于武植以及潘金莲的谣言。
后来我们罗贯中先生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便搜集了这些小故事,于是便有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武大郎,潘金莲以及西门庆。但不得不说的是,武大郎这个人物确实还是比较憋屈的,明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官儿,而且长相也是特别的英俊,但是到了罗贯中先生的笔下,变成了一个矮矬穷,当然了,小说就是小说,真实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二者本来就不可混为一谈。
水浒传武大郎身高多少?
《水浒传》中武大郎虽然又矮又丑但却娶了潘金莲这样的美人为妻,这让很多人十分费解,历史上的武大郎真的很矮吗?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说道,武松身长八尺,而武大郎不满五尺,被人嘲笑为“三寸丁谷树皮”。文学流传,再加上电视剧塑造,武大郎的这个矮小形象就被定格了。
但其实历史上的武大郎,本名武植,是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中过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并不是卖炊饼的。他和潘金莲也是恩爱夫妻,因为交友不慎,被谣言中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留下了千古奇冤。
其实,就算武大郎不满五尺,按宋代一尺约31厘米算,武大郎也将近155厘米,并不能算特别矮小。宋江也是面黑身矮(第十七回),说是身高六尺。
当然,《水浒传》中鲁智深八尺(第二回)、林冲八尺(第六回)、蒋门神九尺(第二十八回),换算下来,都比姚明(226厘米)高。不过毕竟是文学作品,八九尺可能都是概数。而且,现在也不太好确定《水浒传》使用了哪个尺度标准。
水浒传里的武大郎身高到底多少?
在水浒传第23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里的描写,
…………
看官听说:原来武大与武松是一母所生两个。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算起来武大郎也就是不到150厘米,1.5米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