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都有哪些城市,楚国的地理位置在哪个城市
2023-01-26 16:24:41未知 作者:admin
古代楚国都包括现在那些地方?
楚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还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南部、陕西的汉中、贵州一部、重庆一部、灭越后占领浙江中、北部。
其中江苏安徽长江以北地区是西楚,因为项羽定都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所以称西楚霸王。
湖南湖北为南楚,浙江和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为东楚。
项羽是东楚人,应该出生于今天的绍兴一带。因为东楚是原越国所在,楚国灭越国后,越国地区就是项氏的封地。项羽自江东带八千江东子弟起兵。所谓江东,就是指江南一带。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
扩展资料:
1、楚国历史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
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
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
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
后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
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 祝融即陆终……即遂人即黎;而陆终、遂人及黎皆为东方之民族也。
惟其后以周民族之东方压迫,及黄河流域之渐渐改变,东方民族遂多相率南迁,而楚民族势力甚强,乃渐扩土于南方之江汉流域。 郭、胡二先生倡楚族东方说,至今仍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楚国是现在哪些地方?
古代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
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问一下高手们,古代的楚国都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楚国在战国时候的疆域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地方。
1.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全部;
这是楚国的基本根据地。湖北是楚国的政治中心,湖南是楚国的后方和兵力来源地,安徽和江苏是战国时候吞并小国(如徐国)过来的。
2.四川,重庆西部;
这两个地方,是楚国消灭了巴人后夺来的。
3.陕西东南部:
主要是指汉中地区,和秦国的主要战场。
4.河南南部;
原宋国的地盘。
5.山东西南部:
战国晚期和鲁国战争时夺来的。
6.贵州东北部;
战国时楚国势力延伸到那一带。
7.广东北部;
消灭了百越族势力后夺来的。
8.江西大部;浙江西北部
春秋时吴越争霸,战国时楚国渔翁得利,消灭了两个衰弱的国家。
以上都是楚国的疆域!
有楚国的地图,可以看一下,也可以参考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古代地图册。
楚国都城是哪里?
楚国都城是郢都。
拓展资料:
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徒,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
1、丹阳:熊绎始居于此,在今河南省淅川县。
2、郢都: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于此,在湖北省荆沙西北。
3、鄀都: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
6、巨阳: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7、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二、郢书燕说
一天夜里,楚国京城郢都的一个人在家给燕相国写信。因为烛焰偏低,飘忽不定的烛光夹着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显得有一点昏暗,所以这郢人对侍者说了一声:“举烛。”明灯高照,写信就看得清楚了。谁知他在烛光不亮,心中犯急,脑子里想著“举烛”,嘴里念著“举烛”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把“举烛”二字也写到信里去了。过后他没有检查就把信交给了侍者。
燕相国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覆看了好几遍。他始终觉得信中的“举烛”二字非常费解。久闻四海之内唯楚有才,难道这就是一种莫测高深?燕相国想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他若有所悟地说:“举烛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会推举光明磊落、才能出众的人担当重任。照这样看,郢人致书突出‘举烛’二字,其用意原来是为我献策!”
燕相国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他以相国的政见为原则,广招贤士,从而使燕国政通人和,日益强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