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什么,世界名著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谁
2023-02-04 01:30:35未知 作者:admin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谁
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吝啬鬼:李梅亭--出自《围城》、卢至--出自《一文钱》、监河侯--出自《庄子》、严监生--出自《儒林外史》。
中国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
中国文学四大吝啬鬼分别是:严监生、卢至、李梅亭、监河侯。
严监生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他死前还舍不得一茎灯草,非要人把它挑掉。
卢至 出自徐复祚的《一文钱》
卢至是一个很有钱却又极其吝啬的富豪,在路上捡到了一文钱,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李梅婷 钱钟书《围城》
一个虚伪而吝啬的人。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病了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
监河侯 庄子《庄子·外物篇》
是一个奸诈又吝啬的人
庄子家没米吃向监河侯借米,他说等到今年全县的税收上来,再借庄子三百金。庄子便拿鱼的故事讥讽他。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什么?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
1、郑仁凯
郑仁凯,郑州荥阳人,唐朝大臣,官至密、毫二州刺史。
郑仁凯在做刺史的时候,有一天家中的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曰:“阿翁为汝经营鞋。”看本老爷给你找一双鞋来。
不一会儿,就看见门房穿着一双新鞋走了进来,郑仁凯故意让门房拖鞋上树去把鸟窝掏下来。等到门房上树后,郑仁凯悄悄让小厮偷穿走了门房的鞋,等到门房下了树,却四处找不到自己的鞋,最后只好光着脚走了。
事后,郑仁凯居然还引以为豪,觉得做了不得了的事,这吝啬的程度也是没谁了。
2、韦庄
韦庄,字端己,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五代时期前蜀宰相。
韦庄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很高,在中国诗词史上有重要地位。而韦庄的吝啬也同样像他的诗词一样有名。
例如,韦庄每次做饭的时候,下多少米都是定量的;炒多少菜都是称量好的;就连炒肉,少了一片都知道!
相传,韦庄有一个儿子,在八岁的时候夭折了,入殓的时候,妻子想要给孩子穿上生前最喜欢的衣服,但却被韦庄扒了下来。
只是用孩子睡觉时候垫的旧草席包裹着埋了,而在埋完之后,居然还把草席拿回来了!这种吝啬已经近乎病态了。
3、张允
张允,五代后汉时期的官员,历任推官、监察御史、吏部侍郎等职。
张允也是以吝啬而著称的人,就算是对待妻子也是如此,张允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不会多给妻子一分钱。甚至害怕妻子偷偷拿钱出来用,就把所有的钥匙都挂在自己身上,走起路来叮当乱响,像个女人似的。
等到后周太祖郭威兵变后,张允被士兵追赶,拼命逃到了一间破庙里躲藏,但是随身的钥匙都被抢了,等到张允回到家后,发现家里早就被抢空了,结果心如刀绞,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4、李越
李越,明朝人,曾任蔡州上蔡县令。
李越这个人倒是不贪财,但是吝啬、小气确是出了名的,很多事情都让人十分费解。
李越他们家一年到头也不买一回肉,只有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才会到卖肉的地方去借一块熟肉用来祭祀,再拿几个小碟子放上几枚铜钱,就这样祭祀祖先。
在祭拜的时候,说到:“酒是我用俸禄买的;肉是在店铺借的;水果太贵了,就用几枚铜钱代替了吧!(希望老祖宗真的不会怪罪吧!)”等到祭祀完了后,还得把熟肉赶紧还回店里去呢,要是晚了,坏了可是要赔的。被世人笑话也无所谓了。
5、元宗逵
元宗逵,唐朝人,官至果州司马。
《大唐新语》记载:元宗逵家中有一个婢女死了,于是吩咐管家说:“我家的这位婢女已经在家里做很长时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才对。
但是我刚刚来到这里不久,家里还很穷,买不起新的棺材,你去买一口能用的就行。你也没必要说是给我家买的,只说是你们家里要买的就是了。”
后来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笑话这个司马也太抠了,成为了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中国吝啬鬼,最典型的是哪个人?
严监生是古代最吝啬的一个吝啬鬼,其实他身上还是有很多面的,他既有吝啬的一面,也有慷慨的一面,也有那种迂腐不化的一面,其实他还有上进的一面。他这个人身上还是有多面性的。
严监生,绝对堪称是古代最吝啬的一个吝啬鬼
直到去世之前,他害怕灯芯费油,因为这个灯烛里面有两根灯芯都在燃烧,他在临死之前已经说不出话的时候,还用手比出了两根手指头,意思就是,灯芯有两根要掐灭一根,这样才不会费油,但是,他儿子都没有猜中他的心思,包括他的侄子,而偏偏是他的偏房老婆猜中了他的这个心思,他说,他们都不懂你,但是我懂你是什么意思。然后,就用这个剪子掐掉了一根灯芯,结果这个严监生才算断了气,严监生在历史上确实是既搞笑又可悲的一个人,他死让我们感觉到触目惊心的一个人物形象。
严监生身上除了吝啬的一面,还有其他很多复杂的性格
比如说他在正妻去世之后,就觉得保养身体非常的重要,然后就不惜花重金买来人参调养身体,为了就是多活几年,不想死。他其实不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是有哥哥的,他的哥哥严老大就可以做官,进入仕途,然而他并不是老大,就没有办法走入仕图,所以,他才会这么吝啬想要攒钱敛财,用这种金钱来掩盖掉自己这种特别心虚的情况,其实这个都是情有可原的,大家都是希望多往自己的兜里揣钱,多往自己的腰包里进钱。这个并不能证明严监生就是一个坏人。
严监生他非常节俭,但是在很多方面来说,他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叮嘱自己儿子说,一定要好好的考取一个功名,不要像他一样一辈子就做一个严监生,他对于这个后辈来说,疼爱或是叮嘱,从这些很多层面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只不过是他太过于节省和吝啬,他对于自己吝啬,他对于外人也很吝啬,其实吝啬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褒义词,也可以说是一个贬义词,那么在现在的这个社交里面,如果你很吝啬的话,那么你你的事业必不会长远,所以我们不要学严监生,做一个吝啬的好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是谁?出自哪些作品?作者是谁?
中国四大吝啬鬼:严监生、卢至、李梅亭、监河侯。
1、严监生: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 一命呜呼。
2、卢至:出自徐复祚的《一文钱》。
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成为中国四大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之一。
3、李梅婷:钱钟书的《围城》。
李梅亭的性格特点很灰色,有携带药箱梦想发财的猥琐,有掏出启封的小药丸才肯送人的吝啬,但最传神的一笔,是通过李梅亭的墨镜表达出来的,“……梅亭仗着黑眼镜,对孙小姐像显微镜下看的微生物似的细看……”
4、监河侯:庄子所著《庄子·外物篇》。
庄子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啊,我很快就要收租税了,到时候可以借给你三百黄金。”庄子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寓言: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发现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喊什么呀?
鲫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可有“斗升之水”,来救救我的性命吗?我说,行呵,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引“西江之水”救济你。这条可怜的鱼说,要是那样的话,你干脆到干鱼铺去找我。
扩展资料: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
1、泼留希金
泼留希金是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在名著《死魂灵》里塑造的吝啬鬼的典型人物形象。果戈理塑造的泼留希金形象,惟妙惟肖。写他的装束,“决不定这人的男是女来”,“过分的给与农人的痛骂”。
“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非常龌龊”,“上面不露出一些棉花团”。“凸出的下巴,瘦削的面容,像个乞丐。”果戈理寥寥几笔,就把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活画在读者的面前。
2、夏洛克
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他吝啬到了极点。高利贷者、犹太富商,为人刻毒、贪婪。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夏洛克是犹太人而受到了社会与其他人很多不公的对待,从而使他形成了这种性格。
3、阿巴贡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
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
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4、葛朗台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重要人物,欧也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是守财奴的代表。
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他是个小气的人。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什么世界四大吝啬鬼是谁谁谁谁?
中国吝啬鬼典型 严监生(清朝文学家吴敬梓《儒林外史》
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
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