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路驿站-有趣,有答案!

15路驿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秘闻 >

中国古代象棋棋子图片,象棋多少种棋子?

来源: 摩登先生 作者: 摩登先生 发布时间:2019-04-08 03:07:03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英文名Xiangqi),汉族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根据出古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的中国象棋。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但后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

象棋多少种棋子?

车(红)--2个
 
马(红)--2个
 
炮(红)--2个
 
相(红)--2个
 
士(红)--2个
 
兵(红)--5个
 
帅(红)--1个
 
车(黑)--2个
 
马(黑)--2个
 
炮(黑)--2个
 
象(黑)--2个
 
仕(黑)--2个
 
卒(黑)--5个
 
将(黑)--1个
 
一共32个棋子

中国古代象棋棋子图片:

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天府新区万安镇附近考古时,在一座北宋时期的墓葬里发掘出一副中国象棋。由于年代久远,棋子已经粘连到一起。棋子为青铜制作,共30枚,与今天的象棋相比少了两枚。缺失的究竟是哪两枚?这还有待进一步清理。
 
“中国象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宋代末年才发展成熟。这座墓恰为北宋时期墓,究竟这套象棋是只有30枚棋子?还是原本32枚而下葬时丢失了两枚?还需进一步清理和研究。”谢林说,此次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棋盘,他猜测可能是因为棋盘是木制的,早已被腐蚀掉了。


猜测:古人怎么玩象棋
 
悬念1:青铜象棋怎么区分“敌我”双方?
 
现在的中国象棋大多是木质象棋,以红黑两色区分“敌我”双方。而成都出土的这套象棋却是青铜制作,没有颜色区分。那么,当时怎么区分的呢?或许,同时期的其他考古发现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983年江油彰明镇出土的“宋代窑藏”文物中,有两副宋徽宗时期的铜制象棋,形制几乎相同。棋子外沿有椁,内刻有纹饰,共32枚。棋子正面刻楷书文字“将、士、象、马、炮、卒”,背面刻有与文字相应的图案……有专家猜测,当时的铜制象棋可能是对弈双方一方用文字、一方用图案来区分。
 
悬念2:棋子为何会少两枚?
 
研究认为,真正类似现代象棋的象棋,发明于五代时期。从最初的7方游戏,到只剩下敌对两方,其间经历数次变化。
 
成都考古队发掘的这套象棋,棋子只有30枚,与现在的象棋相比少了2枚。北宋时期正逢象棋的变革时期,是否就是在这时添加了士、象、炮中的某一种(二子)呢?还是说就是随葬时不小心弄丢了?答案只有等下一步考古研究才能真正揭晓。

    责任编辑:摩登先生
    本命年虎年要注意什么,五点小问题需要注意

    2022-04-08 14:52:03

    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中,本命年是要穿红内裤、红袜子,扎红腰带的,因为传说人们在 ... [详细]

    星座的由来传说揭秘,传说中星座是怎么划分出来的?

    2019-05-01 01:59:00

    历史上关于星座的说法有很多,而且几乎每个星座都有一个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有的 ... [详细]

    细数:陪伴着十二星座长大的那些童年零食

    2019-04-06 01:52:05

    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其实刚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因为星座的特质,每个星座从 ... [详细]

    本命佛的佩戴注意事项,怎么查自己的本命佛?

    2019-03-23 01:52:02

    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里的一种十分特殊的佛,是千年以来许多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 ... [详细]

    毕业照站位预示未来,毕业照站位的神解析

    2019-03-28 12:22:01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毕业照是每个毕业生离开校园之前必做的一件事,有人在网上分析 ... [详细]

    最新科技

    历史秘闻

    资讯排行

    首页 - 娱乐有料 - 天下奇闻 - 星座星盘 - 最新科技 - 历史秘闻 - 大千世界 - 手工编织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0-2019 15路驿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19736号-1
    网站邮箱:#######

    返回顶部